收割机来了,不光麦客走了,儿时的快乐也随之而去;随着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我们距离土地也是越来越远,甚至孩子们现在都不知道小麦长啥样,“粒粒皆辛苦”更就无法体验。。。
6月11日,位于杨凌的一个合作社——陕西瑞天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馆长樊志民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育种专家王明岐教授,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小麦育种专家赵瑜研究员,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作一站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小麦文化节,备受各界关注和市民喜欢。
以传承农耕文明、重现童年记忆、倡导节约粮食、打造农城品牌为主题的“首届杨凌小麦文化节”消息一出,就受到了作家、摄影家、企业家的关注。莅临活动现场有中国作协、陕西作协、杨凌作协会员20多人;中国摄影家协会、陕西摄影家协会、杨凌摄影家协会会员50多人;还有来自各地的企业家、市民、孩子们共有200多人。
“小麦文化节”的活动现场位于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门外的农作一站。一大早,人们驾车从西安、宝鸡、咸阳等地赶来,有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也有年轻人陪着老人,还有已经在城里定居的“老把式”。镰刀、谷叉、筛子、簸箕、架子车……久违的农具摆成一行。好奇的孩子们看看这个,问问那个。祭拜农神后稷之后,小麦育种专家王明歧教授宣布“开镰”。
一亩成熟待收的麦田被分为16小块,以家庭为单位的亲子割麦小组迅速进入状态,大人们埋头割麦子,孩子们拎着竹篮捡拾麦穗,地头悠扬的唢呐声为现场营造出别致的氛围,人们彷佛一下子回到了若干年前三夏麦收传统的劳动场面。
樊志民教授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小麦主产区黄淮地区先后有六次大的品种更新换代,其中有四个主导品种是由杨凌农科专家培育而成的。在杨凌举行小麦文化节,意义非凡。
王明岐教授介绍说,解放初,小麦亩产量只有两三百斤,目前已经提高到一千二三百斤,增产了一千斤左右,这是几代小麦育种专家奋斗的结果。我们有好的品种,也需要更加广泛推广经营,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题的推广模式就很好,希望瑞天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继而搞好深加工,为消费者生产优质面粉。
全国道德模范、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小麦育种专家赵瑜研究员带着学生也来到了活动现场,他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国家是人口大国,提高粮食产量是农业科技人员的主要目标。就像今天的这块地,亩产量500公斤没有问题,为什么高产呢?一是杨凌培育的品种好;二是运用了现代化的栽培技术,无倒伏、无病害,所以丰产有保障。这次活动的举办,也可以更好地宣传、展示杨凌对小麦产业发展的贡献。
专程从西安赶来杨凌参加活动企业家杨菲对记者说:“举办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作为80后,我参与过传统农业的收割过程,可是五六岁的孩子对农业生产没有任何概念。去年回老家,孩子还和我争辩麦苗是韭菜呢。今天带孩子来体验收麦活动,既让自己重温了儿时记忆,也让孩子了解了传统的农耕文化,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切身体会‘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
经过三个小时的劳作,一亩多的小麦从地里麦秆上的麦穗变成了麻袋里的小麦粒粒,孩子们体验了一个事情、大人们回味了一个事情,那就是“粒粒皆辛苦”。